第635章(1 / 2)

争魏 苍穹之鱼 1055 字 1个月前

陈泰看完,长长叹了口气,佩服道:“士季不愧为天下智士,此一石二鸟之计,也唯有他能想出。十四万大军?士季莫非让相国增兵十万长安?”

“然也!”

“但十四万大军,粮草、军械、辎重从何而来?淮南大战刚刚平息一年……”

“士季欲在渭南一面屯田,一面窥伺蜀凉形势,今年秋收之后,此策便可施行,粮食辎重,可加征赋税,改为官九民一,熬过这两年,天下一统,吾自会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司马昭道。

“相国三思而行。”陈泰倒抽了一口凉气,他算是士族中少有的知道民间疾苦之人,眼下官八民二,已经过的极为艰难,不少百姓逃田,主动当士族的家奴,借以逃避越来越繁重的苛捐杂税。

“无妨,吾自有妙策,只苦百姓一两年而已,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以中原的实力,十四万人的粮草,压力并不大。

邓艾曾建议司马懿在许昌、淮北大肆屯田,曾口放豪言: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於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

中原不止这一块屯田,还有河北、青徐,在这个时代都是肥沃之地。

第四百七十五章 士子

“洛阳起十万中军奔赴关中!”庞青读着最新的战报。

“十万?”杨峥有些惊讶,不是因为兵力太多,而是来的这么快。

以目前凉州的实力,司马昭、钟会想以十四万大军灭掉自己,几乎就是白日做梦了。

司马昭打个寿春还出动数十万大军,对付自己就十四万?

钟会没有这个能力吧?

如果不是对付自己,那就有可能是冲着蜀国来的。

“粮食呢?”关中已经荒废,十四万人不可能喝西北风吧?

“司马昭加征赋税,官九民一。”庞青道。

明帝后期,中原田赋到了官八民二,这么沉重的赋税下,也不知道百姓是怎么活下来的。

“司马昭就不怕官逼民反吗?”杨峥摇摇头,这一次司马昭下了血本,若是不能灭了蜀国,或者灭了自己,境内一定会动荡。

其实从曹操开创屯田制以来,就不断有人逃亡。

揭竿而起不太可能,中原的军事力量一直很强大,百姓早已经被杀怕了。

赋税太重,对民间的打击是全方位的。

汉武帝为北击匈奴,大力搜刮民间,新降生的孩子长到三岁要给国家缴纳税,称之为“出口钱”,年满十五岁缴纳算赋,也就是人头税,每人每年都要向国家缴纳,并且必须用货币,中间又会被粮价压榨一次……

汉书中对此有明确记载:武帝征四夷,重赋于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至于生子辄杀,甚可悲痛。

事实上,魏末的中原比汉武帝时代更为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