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1 / 2)

争魏 苍穹之鱼 1060 字 1个月前

“杨贼入汉中,骑兵无所用,来则必为都督所破!若入关中,长安固若金汤,累攻不下,则我军一支偏师可从陈仓北上,袭取萧关,断西贼粮道!都督妙计!”在王濬眼中,杨峥怎么挣扎都是个死。

如此火热的一个马屁,钟会却不为所动,“数年之间,杨兴云能从穷蔽之地崛起,席卷雍凉,岂是浪得虚名之辈?这一场大战之关键,还要看他如何出手,我军有阳安关在手,休整即可。”

拿下阳安关,钟会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剑阁雄险,又有姜维、张翼等蜀中名将,数万蜀军防守,钟会实在没必要去跟他们死磕。

而且魏军在汉中被堵了数月,也是人困马乏,再去攻打更险峻的剑阁,无异于自寻死路了。

不过该有的样子还是有的。

钟会令诸将轮番出兵,鼓噪而进,虚张声势,在剑阁之前修筑营垒,时而佯攻,时而固守。

蜀军多次出战,意图重夺阳安关,皆被魏军挡住。

汉中局势逐渐陷入对峙。

但这种对峙明显对魏军有利。

每过一天,汉中形势便恶劣一分。

而且近日不断有传言,司马昭将起倾国之兵,直奔长安而来。

蜀国以一州之力在汉中与整个中原对抗,时间越是拖的久,国内越是虚弱。

钟会暗地里跟蒋斌、王含等人不断书信往来。

一如既往的不提劝降之事,只谈南北见闻,前朝旧事。

又下令厚葬傅佥于定军山下,立碑亦彰显其忠义,收敛阳安关中阵亡的蜀军士卒。

蜀人军心士气皆为之夺,就连前线士卒的斗志也不断衰弱。

第四百九十二章 夺气

“蜀国气数已尽,此战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杜预一身戎装,消瘦的身躯仿佛撑不起身上的明光甲。

“姜维算的准兵法,却唯独算不准人心。”杨峥唏嘘道。

敛兵聚谷没有错,以汉中为诱饵诱敌深入也没有错。

错就错在蜀国早已不是当年的蜀国,沉疴在身,虚不受补,姜维这一剂猛药,直接要了蜀国的命。

“倘若成都不降,元凯岂非孤军深入?”杨峥担心道。

能走到今天,杜预、鲁芝功劳最大。

“成都当然不会轻易投降,所以此战之关键还在君侯?”

“哦?”杨峥不解。

“钟会十余万大军入汉中,占领阳安关,蜀国大势已去,司马昭必起倾国之众而入关中,以继钟会之后,关中一战在所难免,君侯若能与司马昭分庭抗礼,则属下在成都便有足够的底气,若君侯不能拒司马昭,则成都必定死守!”杜预分析道。

道理很简单,实力决定一切。

蜀国的选择很多,可以投降凉州,也可以投降司马氏,还可以投降东吴。

凭什么投降自己?凭的当然是谁的刀快,谁的刀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