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1 / 2)

争魏 苍穹之鱼 1067 字 1个月前

由于杨旭虚龄只有五岁,定为明年开始跟随鲁芝、皇甫谧读书,到七岁与寻常孩子一样入青营。

鲁芝、皇甫谧、杜预,有这三人保驾护航,杨旭的地位也就稳了。

夏侯芷的心也安定下来。

时间越久,杨旭的根基越是稳固。

不过问题也来了,杨峥满足了夏侯芷的心意,夏侯芷掉头不知将玉菱藏到何处。

颇有些过河拆桥的意思。

当然,杨峥也知道夏侯芷是真为自己身体考虑。

不见就不见吧,到了今日的地位,若还停留在用下半身思考,秦国也就埋下了隐忧。

自古温柔乡是英雄冢。

秦国还没到纵情享乐的地步,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杨峥一举一动,下面有无数双眼睛盯着。

不过经这么一打岔,杨峥思路反而清晰起来。

河北不能好打,一打就是诸势力混战,辽东三部鲜卑都会参与进来,拓跋力微的心思也不可测,万一他在背后捅刀子,坐收渔翁之利,事情就不太妙了,杨峥取的是他的孙女,不是他,也不是拓跋鲜卑部,这一点一定要清晰。

上党也是铁桶,周煜失败,固然是其冒进,但也说明这两个地方难打。

潼关、武关更不用多想了,是个人都知道要在这两地加强防守。

王濬镇潼关,诸葛绪镇武关,都不是易于之辈。

除了河东在冬天相对好打一些,秦国东出看似都被堵死了。

但其实还有一条路——上庸三郡。

顺汉江而下,过魏兴、上庸、新城,向北是南阳,向南是荆襄。

当年蒋琬吸取诸葛武侯数次北伐,粮草转运艰难的教训,建议泛汉水而下攻取东三郡。

当时费祎、姜维都来劝谏,认为“如不克捷,还路甚难,非长策也。”

还没打,蜀国就想着如果失败了,大军回返艰难。

有这种心态,也无怪蜀国的北伐都是失败而归。

这也跟蜀国国小力弱有关。

东三郡的战略地位也非常重要,从锦衣卫带回的各种情报显示,司马昭防御的重点在新城郡。

当年州泰就是坐镇于此。

打河东,就是倾国大战,河东是盆地,在冬季易攻难守,而上庸三郡易守也易攻。

秦军有汉水之利,发动突然而猛烈的一击,大有可为。

此地还有另外一大优势,钟会去年从此路逃走,裹挟了三郡守军粮草军备,也就是说三郡处于最虚弱的时候。

司马家的精力也集中在太原、上党,以及淮北,绝想不到秦军会在这个时候出兵。各种优势都倾向于秦国。

现在不打,以后司马昭反应过来,这三郡就没那么好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