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5章(1 / 2)

争魏 苍穹之鱼 1057 字 1个月前

最仇大苦深的是吏部,四十万人征战一年,花费是个天文数字,府库里穷的耗子都要搬家了。

工部拟定了修建广通渠的奏表,把大兴和渭水、黄河连接起来,引黄河水入关中。

礼部则因为入朝觐见的使节越来越多,严重不足,向杨峥伸手要钱……

一切问题归根结底就两个字:要钱。

钱到位了,大秦才会快速恢复。

杨峥一阵郁闷,没打之前缺钱,现在拿下中原,似乎更缺钱了。

不需要杨峥说话,朝臣们就有了自己的办法。

既然中原的田赋减免了两年,可以增加盐税、市税、矿税、口赋、算赋等等……

杨峥打了个瞌睡,“太子意下如何?”

殿中安静下来,都看着杨旭。

“汉初治国,行黄老之术,无为而治,天下连年征战,百姓疲敝,未尝归心大秦,今猝然增加杂税,人心必怨,国库不足,可减少朝廷开支,广通渠也可延后数年再修,当务之急,乃是招抚人心,劝课农桑,使百姓远离饥寒之苦,儿臣以为当效仿汉初,清静无为,则国力自然恢复。”十三岁的年纪在这时代已经算是成年了。

秦始皇十三岁继承王位。

历史上的慕容垂十三岁便屡立战功。

不过杨峥能看出这些话颇类鲁芝的口吻。

杨旭身边也有一群东宫官吏,监国一年,自然会形成自己的小团体。

第八百三十一章 太子

绝大多数官员都欣慰的看着太子。

大秦不缺武功,缺的是文治。

“太子所言,诸位还有何异议?”杨峥目视殿中诸臣。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识相的没有反驳。

其实也反驳不了,即便加征算赋、口赋也不是一时片刻的事,中原的官僚系统还没建立起来。

另外,中原百姓手上也没几个钱,司马炎迁都邺城,竭泽而渔,百姓早就被盘剥一空。

杨峥还没蠢到杀鸡取卵,逼百姓再去依附士族豪强。

“既然没有异议,大秦的国策便是无为而治!”杨峥定下治国方针。

无为而治,并非是躺平,让民间野蛮生长,而是不过多的干涉百姓的生产和生活,让百姓自己发挥创造力。

老子有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一句话,别有事没事折腾百姓,惦记百姓手中的三瓜两枣。

大环境好了,民间自然就会充满活力,国家也会起来。

朝会散了,已经是辰时,刚才瞌睡连天的,现在反而没了困意。

索性让杨旭陪着一起走走。说实话,皇宫虽然建好,杨峥却没怎么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