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1 / 2)

争魏 苍穹之鱼 1059 字 1个月前

当初南中动荡,只要霍弋点头,就可以割据自立,大秦想平定此地,必然要花大力气。

而他却毅然选择归秦,忠孝仁义,堪为当世之楷模。

这才是杨峥心目中士人的形象。

南中也因为他在,使大秦没有后顾之忧。

其麾下将佐,杨稷、毛炅、解系、孟月、马融、李松、王承、董元等人,皆是忠勇之人。

“封霍彪为南中都督,承袭霍弋之爵位,封七皇子杨晃为滇王,出镇南中。”杨峥思索一阵后,下了两道诏令。

霍弋长子早夭,剩下两个儿子能力平平,都是文吏,恐怕很难驾驭南中形势,只有霍彪在青营多年,文武双全,忠勇可嘉,还是杨峥的女婿,自然是最适合的人选。

七子杨晃只有十二岁,但非常时期,为了江山社稷,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多少百姓家的孩子十二三岁就已经是家中不可或缺的劳力。

再说让他去南中当王爷,不是派他上战场。

身为大秦宗室,就要有为国牺牲的觉悟。

“父皇当追封霍都督,以示朝廷之器重。”杨旭提醒道。

“旭儿提醒的是。”

第二日大朝,群臣商议,追封霍弋为太尉,加封云南郡公,谥号“襄”。

辟地有德、甲胄有劳、因事有功、协赞有成、威德服远曰襄。

大兴为之举丧三日,以示对霍弋的敬重。

霍彪临行前泪流满面的跪在杨峥面前,“有霍家在,南中永为大秦国土!”

杨峥勉励一番,“霍家素来忠义,卿何须多言!”

南中疆域非常大,大秦并没有完全掌握,更没有精力去经营。

中原还有很多无人区……

所以封霍家,再封一个亲王是最佳选择。

第八百四十九章 文武庙

“文庙和武庙建的如何了?”当初杨峥就有建造文武庙的想法。

霍弋虽然追封,上了谥号,但杨峥觉得还不够,汉末三国,野心勃勃之人如过江之鲫,霍弋识大体,举南中而归大秦,怎么拔高他都不过分。

赵阿七道:“已经落成,嵇中散仍在细细雕琢之中。”

嵇康之人什么都好,就是太精益求精了……

丹青、书法、音律全都冠绝当世,大兴落成之后,大概是读书读累了,在家打铁,花费巨大心血作宝剑名刀五柄,一经问世,上门求购者络绎不绝,有人花百万钱购买,嵇康却嫌自己铸造的刀剑锋芒太过戾气太甚,大为不祥,全都投入炉中融毁。

然后读书著述,写了一本《养生论》。

一经问世,关中纸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