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3章(1 / 2)

争魏 苍穹之鱼 1051 字 1个月前

而《三国演义》这本书,也一版再班,连大兴储存的纸张都不够用了。

依然无法降低百姓们的热情。

巨大的需求,推动了造纸业的发展,岭南、云南、辽东森林茂盛之地,大量的造纸工坊拔地而起,向关中、中原输送纸张。

关中和中原的树木则禁止砍伐。

这也推动了云南、岭南、辽东的经济。

当然,最赚钱的还是文学馆,一本杜预、文鸯、羊祜、陆抗签名的《三国演义》被炒到了天价。

让杨峥惊讶的是,最值钱的竟然是安乐公刘禅签名过的。

真算起来,刘禅才是三国历史的活化石。

正版的太贵,寻常人家买不起。

新崛起的中产小地主们为了抬高自家的档次,只能委托书生抄书。

市面上出现大量抄书为生的人,养活了一大群人。

抄着抄着,启发就来了,市面上开始出现《东周演义》、《战国演义》、《楚汉演义》、《汉武大传》等等……

虽然比不上官府的《三国演义》,但市面上照样如饥似渴,随便一本就赚的盆满钵满,够吃一辈子。

不过历史就这么多,而需求却是如此旺盛。

很多文人开始发挥想象力,加入上古神魔元素,伏羲女娲、黄帝蚩尤纷纷登场。

太久远之事,无史料可查,文人们只能自行脑洞,编纂情节。

小说也就渐渐诞生了。

不过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写着写着,开始偏向风花雪月。

风花雪月也就罢了,后面居然出现大量的颜色小说,尺度相当之大,花样百出……

杨峥作为正人君子,看了几本之后,觉得这玩意儿绝不能放开,不然不利大秦的精神文明建设……

下令宣义司查抄这些乱七八糟的书。

好在现在只是一个苗头而已。

不过有些书就很过分了,字里行间居然吹捧魏晋,暗戳戳的指桑骂槐贬低大秦。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有些文人当年受过司马家的恩惠,自然怀念他们。

杨峥对写颜色书的人一般也就教育一顿完事了,但对贬低大秦的人绝不手软,全部发配辽东、河中,让他们接接地气。

当然,市面上绝大多数书还是积极向上的。

也不是官府强制要求,而是经过了近百年的残酷乱世之后,百姓需要看一些积极向上的东西。

忠孝、仁德、信义、勇武等等。

文化跟国家的强大息息相关。一个王朝的腐坏肯定也会体现在文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