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1 / 2)

1825我的新大明 大罗罗 1262 字 1个月前

而这地方上的土耳其官员和天方教徒就遭殃了,不是被狂热的东正教徒杀害,就是脚底抹油,丢下好不容易置办起来产业逃回了君士坦丁尼耶,并且带回了一个又一个直接撞击人心的噩耗。

当“罗马归来”的消息在这座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首都中传来后,这座城市当中的大部分居民,都感觉到了深深的绝望。因为这座城市当中的大部分居民,既不是罗马遗民法纳尔人,也不是来自小亚细亚的下等基督徒亚美尼亚人,甚至不是正儿八经的突厥人,而是那支已经被苏丹镇压和解散的近卫军,耶尼切里军团官兵的后裔和家眷。

早期耶尼切里军团的成员,都是来自被土耳其统治的巴尔干半岛的基督徒家庭的男童。他们被强征到君士坦丁尼耶,在耶尼切里军团的兵营中长大,接受天方教熏陶和严格的军事训练,当然也要学习文化。当他们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耶尼切里战士后,又被要求以军营为家,以苏丹为父,在从军团退役前不允许结婚生子。而当他们到了必须从军团退役的年纪后,都已经是上了年纪,在君士坦丁尼耶生活了半辈子,同原生家庭不再有什么瓜葛的大叔大爷了。而且在君士坦丁尼耶还有他们的事业和圈子——他们可不是一无所有的老乞丐,他们是相当接近帝国权力圈子的人,是很容易得到官职的。所以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有条件结婚生子,留下后代。

而随着耶尼切里军团的后代越来越多......君士坦丁尼耶就渐渐的变成了军团家属和后代的城市,甚至在这些军团家属和后代们的推动下,耶尼切里军团的“童军制”和退役前“不娶妻、不生子”的传统,也完全丧失。于是军团就搞起了世袭兵役制,那耶尼切里军团的后代开始世代从军,并且通过从军获得官职,他们就这样演变成了一个盘踞在君士坦丁尼耶的奥斯曼版的“八旗贵胄”了。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历次改革之所以艰难,也是因为他们的存在。

即便苏丹马哈茂德二世镇压了耶尼切里军团,也可不能把自己的首都居民和官僚团队都给屠了吧?

而且苏丹本人在某种程度上,也和君士坦丁尼耶的“八旗”一样,他的突厥血统也已经稀薄到了不像样的地步——苏丹的后宫里面没有突厥女人,全都是抢来的或买来的欧洲白人美女。而且苏丹也不怎么信任那些居住在小亚细亚的“山谷之王”(奥斯曼贵族),他信任的还是君士坦丁尼耶的“自己人”。

所以马哈茂德苏丹对耶尼切里军团的镇压,其实就是一场君士坦丁尼耶人的内讧......但是无论怎么内讧,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对于他们来说,帝国虽大,但他们真正拥有的只是君士坦丁尼耶!

如果失去君士坦丁尼耶,他们都将一无所有,而且也无处可去,新来的罗马人更加不会允许他们继续存在——那可是毛熊版的罗马,狠着呢!

五月五日清晨,刚刚完成了晨礼的苏丹已经换上一身西式军服,戴上了自己的小红帽,在一群帕夏和新军军官的簇拥下,登上了托普卡帕皇宫的城门楼。象征着苏丹御驾亲征的九马尾站旗和象征着哈里发权威的天方教绿色圣旗,也徐徐升起在了托普卡帕皇宫正门的城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