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1 / 2)

建功立业啊!

哪怕对八大世家和勋贵诸家的子弟们而言,也是有极大吸引力的。毕竟八大世家繁衍至今,谁不是子孙满坑满谷的?哪有那么多的利益让所有人都满意?

而一次夺取印度的战争,看起来相当有搞头啊!

谁都知道印度有两亿人口和几百万平方公里......解放起来是很有价值的!

......

同一时刻,一列从朝鲜釜山一路疾驰而来的专列正穿着粗气,缓缓驶入一处戒备森严的站台。站台上站满了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和穿着蟒袍捧着拂尘的黑太监。

大明朝的九五之尊朱希锦则穿了件明黄色的龙袍,头戴一顶黑色的乌纱帽,大马金刀地坐在站台旁边一间贵宾厅内,身边还端坐着一个同样盛装的明丽妇人,正是太后郑玉环。

在一两月前,郑太后已经结束了她的垂帘听政,将一点也不大的大权归还给了小皇帝朱希锦。不过她影响力依然还是在的!毕竟她垂帘多年,宫中都是她的心腹,而在皇宫之外,她还有诸葛为道、郑国贤、沐忠君三个支持者!这三人都是诸葛世家、郑世家、沐世家的核心人物,说他们可以影响到三个大世家的政策都毫不为过。

当然了,另一个让郑玉环可以继续发挥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小皇帝朱希锦手里面的“大政”其实并不是真的。既然大政都是虚的,那么这对母子之间也就没什么可以争的了,不仅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可以争,而且他们娘俩显然已经团结起来为了他们的后代子孙可以永掌大权而努力了。

这个时候,郑玉环正在小声叮嘱着儿子:“三皇同盟瓜分印度对咱们娘儿俩是大有好处的,可以大大提升咱们皇家在大明朝的话语之权......但这是大政,咱们提出不合适,所以你得说服你静子阿姨来提出。她提出了,内阁就不得不讨论这事儿的可行性。而内阁的大政,还是不八大世家说了算?八大世家里面,又属诸葛家、郑家话语权最重,沐家则排第三......而瓜分印度这事儿,对八大世家好处很多,毕竟印度人多国大,可以瓜分出几十个国,八大世家和三大王家得有多少人得利?咱们力推这事儿,八大世家的人是不会反对的。而这事儿一旦搞成了,那接下去就是御驾亲征、三皇会盟了!这一桩桩一件件的,都得你出面!你出面多了,声望自然会提高,屁股底下的龙椅也就越坐越稳,将来还可以传给子孙!”

“母后,”朱希锦刚刚亲政,对军国大事真的不大了解,所以听得有点湖涂,“您说的三皇会盟,还有一皇是谁?”

“道光,金皇帝道光!”

第318章 威廉哥哥,我旻宁是你的好兄弟!

静子天皇已经从一节装饰得特别豪华的车厢中出来了,前后簇拥着一群公卿、北面武士、女官和宫女。和朱希锦、郑玉环,还有守在车站内外的锦衣卫和黑太监们一样,他们也全都是“古装”。

这大明朝的汉服,其实也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