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1 / 2)

1825我的新大明 大罗罗 1477 字 1个月前

“好,就是他!”诸葛为道点点头,“把他叫审讯室。”

“好。”那少校冲着身边的两个卫兵道,“你们去把汉弗来上校带到1号审讯室。”

“是,长官!”

......

诸葛为道和郭小宝并没有在操场上看着汉弗来上校“被捕”,而是和那么少校一起去了战俘营的办公楼内的一间审讯室......只是审一审、训一训,就没其他的节目了。

来自伦敦,出身军人世家,早年还参加拿破仑战争的汉弗来上校当然一点都不慌张......他只是在从哥达巴鲁哈突围时被日本人抓到的时候有点慌,那些日本小矮子凶得很,押着他们去哥达巴鲁哈的时候一言不合就砍人!不过到了中国人手里就好了,他是高级战俘,根据《维也纳公约》是可以得到优待的。

而且他还在东印度公司和印度帝国任职多年,一直从事雇佣兵管理,知道该怎么管理印度俘虏,可以为大明帝国办事,是很有价值的——印度俘虏啊,说起来都印度人,但实际上却是各种各样的人,有些还不能算人。对待不同的人或人形生物,必须要有恰当的方法。喜欢“一刀切”的中国人根本就不明白这些......那些中国人什么事儿都习惯搞个统一的标准,不这么搞大家就觉得不对,所以根本管不好印度和印度人。

而在汉弗来上校为首的“马六甲战俘营自治委员会”的领导下,战俘营的一切都那么井井有条......

因为觉得自己很有用,所以这个汉弗来以为自己可以安安稳稳地混到战争结束,然后再回印度去上班或是回英国去享受退休生活。至于究竟去哪里,就看战争打得怎么样了?

当然了,在汉弗来看来,大英帝国还是有可能取得最终胜利的。虽然大明的海军和日本的陆军的确表现得很强!但这是一场持久而漫长的战争。战术上的胜利改变不了战略上的失误!而大明的战略失误,就是他们总想着解放印度,还想当然以为印度人会欢迎解放......

“汉弗来上校?”一个标准的牛津腔英语忽然打断了汉弗来的思路,这时他才发现自己已经被领进了一间空旷的大房间,洁白的墙壁上写了几个汉字,他只认得“坦白从”和“抗.....从”这些。

“是,先生,我就是汉弗来。”汉弗来一个立正。说话的时候,他的一双贼熘熘的小眼睛一转马上就看见一张长桌子后面坐着两个穿着绿色短袖军装,戴着大盖帽的大明陆军少校。

这俩少校,当然就是被郑国贤请来帮忙的诸葛为道和郭小宝了。

“汉弗来,”诸葛为道一边说话,一边从一个公文包里面摸出一本红封皮,上面还有王冠、狮子和独角兽图桉的本本,然后他打开本本,指着里面一张照片问,“这是你的(照片)?”

汉弗来眯着眼睛一看,照片上的人是自己,“是,这是我。”

“记下!”诸葛为道吩咐了一声,审讯室里面的记录员马上就开始动笔了,诸葛为道有道,“记下了,这本英国国民(海外)护照的主人是汉弗来上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