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1 / 2)

宗政姝好奇,要了话本过去看。

话本是宋青苒那本《北齐名相与我老母二三事》的后续,上面十分直白地写了这位舒丞相借尸还魂平步青云后,却管不好自己的女儿,女儿不顾颜面清白,跟人私奔了。

宗政姝随手翻了几页,却是越看越惊喜,“妙啊!”

虽然不是她写的,可写书的人目标跟她一致。

宋青苒这次,注定在劫难逃了。

第194章 收网的时候到了

翻了几页,宗政姝把书放下,看向许嬷嬷,“有没有打听到,这书是谁写的?”

许嬷嬷摇头,“暂时不清楚。”

宗政姝眯起眼。

对方显然根本就不是想靠着蹭青云居士的话本来牟利,而是想借此抹黑宋青苒出口恶气。

书皮上的名字带了‘北齐名相’几个字,只是为了把青云居士的读者吸引过来而已。

但凡长脑子的都能想明白,青云居士就是宋青苒自己,她怎么可能写书抹黑自己?

然而,看热闹不嫌事大是很多人的天性。

尤其是放在事不关己的小民身上。

尽管于情于理,话本里的内容都不可能为真。

哪怕官府和本人出来澄清,仍旧会有人希望那是真的。

因为只有为真,他们才有热闹可看,才有话题可聊。

也只有为真,他们才能自信地将自己浅薄的见识当成丰富的经验去指责别人,甚至是指导别人。

只要事不关己,看热闹的那些人,人人都是经验老道的大师,每个人都是不会犯错的完美圣人。

这一套,宗政姝在北齐见多了。

所以,话本里真不真不重要。

重要的是,等事情翻篇后,她能让什么印象存在于绝大多数人的脑子里。

没有人会一直记得整件事情的细节,但总有人会记得关键词。

比如,外室,又比如,私奔。

虽然不知道什么人写的,但着实为她添了把火。

想到这儿,宗政姝吩咐许嬷嬷,“让人盯着外面的动静。”

说着扫了眼那本来历不明的话本,“尽可能地查一查写话本的人。”

不管对方是谁,只要她们有着同一个目标,那就是暂时的朋友。

——

远在西山大营的宁濯得到了消息,是宁一亲自送去的。“王爷,现在买到话本的人很多,他们根本不管真假,只是看到‘私奔’,就开始编排宋姑娘了,话说得很难听。”

宁一着急道:“咱们是不是该想办法压一下流言?”

宁濯手里捧着那本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