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这真的是你画的?(1 / 2)

登堂、入室、鬼斧、神工,此乃画者四境。

不止在画道上,在字道、乐道、茶道等领域上,这四境都通用。

张僧繇画龙点睛,画活一条龙,留下一段佳话,为人所津津乐道。

其实,并不是真的龙活了,只是太过于传神,导致观此画者出现了幻觉。

画仙的画,无论是气象、格调,还是意境,都到了鬼斧神工的境地,虚虚实实,虚实之间,精神无拘无束,气氛萧瑟清风,堪称传世之作。

只不过,在现在这个年代,别说‘鬼斧神工’了,连‘登堂入室’都做不到,懂画者四境者,更是寥寥无几。

张僧繇、黄公望等画仙作画时,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喝酒。

酒是调味剂,醒时醉梦甘霖,醉时神游太虚,进入另一个世界,潇洒不羁,豪迈挥笔泼墨。

所以,酒道和画道相同,好酒者必会作画,画时必喝酒。

梅丹丘年轻时喜欢作画,徐悲鸿画马,齐白石画虾,他梅丹丘画梅。

说起来,梅家的发展和画梅脱不了干系,因为上世纪七十年代,正是在梅丹丘一生最落魄的时候,一位老人,曾重金收购他的梅花,而后就是这一笔重金,被梅丹丘投入一笔产业,而后就成为了巨大的成功,为梅家建立了基础。

自此之后,画梅成了梅家的传统,梅家人,或多或少都会画一点,这些人中,也以梅映雪画得最好。

“可惜,和年轻时候的自己比,还是差了一些……”

这是梅丹丘经常一个人的时候叹息时会说的话,言下之意就是一代不如一代。

冷不丁有个懂画的年轻人,怎么能不让他心生欢喜?

“阿正,你会作画?”梅丹丘饶有兴致的看着唐正,问道,眼里的锐利减少不少。

唐正谦虚的笑着,点头应道:“略知一二。”

“那就作!”梅老哈哈大笑,精气神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十几岁。

除了梅老爷子之外,宋天山、宋玉、林千重、林宝儿、以及梅映竹梅映雪姐弟,都是睁着好奇的大眼睛,吃惊的看着唐正。

在这个信息科技时代,谁还懂这个?更别说领略画道的奥义?

很快,酒抬了上来。

不是洋酒,而是泥盖封坛的女儿红。

洋酒发展不过才四五百年,又怎么比得了华夏自古就孕育的纯酿女儿红来得烈?

这也是梅老爷子和唐正两个内行人的心有灵犀,不知道的还真拿洋酒上来了,那样才贻笑大方。

咕咚咕咚----

唐正揭开泥盖,也不管坛子里的酒有多烈,喉咙滚动,大口大口喝了下去,仿佛好几天没喝水一样。

透明的酒液顺着唐正的嘴角流了下来,又顺着脸颊轮廓滴落下来。

很快,一坛见底。

所有人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吓得面色惊骇。

这么一大坛烈酒,说干就干?

何等海量?!

只有梅老呵呵笑着,夸赞一句:“好酒量。”

唐正的脸上浮现一抹醉人的腮红,身形摇摆不定,就连看在场每一个人,都出现了模糊重影。

这让林宝儿不得不担心----他连站都站不稳了,何来心思画画?

梅映雪却是神色严肃,看得十分认真。

林宝儿、宋天山不懂画,他却是懂一点的,从小看着爷爷画梅长大,知道要想作出好画,必先人先自醉。

因为人醒的时候精气神是禁锢的,很难即兴发挥,醉的时候精气神就像脱缰的野马,海阔任鱼游,天高任鸟飞,天马行空,画龙点睛。

所以说,半醉是最好的作画状态。

唐正犹如打着醉拳,身形踉踉跄跄,摇摆不定,更是走着杂乱的步伐。

但是,看着这阵步伐,梅映竹却是美眸一凝,心里掀起滔天骇浪。

她是练武的,练得还是最挑战极限的古瑜伽术,唐正的脚步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暗藏玄机,让人捉摸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