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要挟(2 / 2)

朱铉不信鬼神,更不信天地。如果有天地,这个天地就是社稷之中的所有百姓。

权归于民,人人有地耕,人人自食其力。

废黜皇权,独尊民权。

政权、军权、思想权必须为民权服务。

曹操想得到的是,皇权;朱铉却与之相左,也与历朝历代上位者不同,他要的是,民权。

“民权大于天!”

一切如皇权,如皇权的爪牙,军队、官府、士族、豪强,必须置于民权之下。

既如此,朱铉也只能与曹氏分道扬镳。而后,只有利用,再无同盟。

这些,朱铉已经想了很久。

既然想定了,大丈夫就要坚定信念,不折不挠的去做。

当年参加黄巾军,就是抱着必死的信念,为天下百姓争一个“人有耕田,自食其力。”

现如今,朱铉不光要‘人有耕田’,更要‘人人有权’。

民权天赋,掌握社稷。

因此,当曹操有意无意的提醒朱铉,要其继续效忠。

朱铉唯一的对策,便是虚与委蛇。

“曹公!此番回去,我自然是依照朝廷旨意,平乱江南。还江南百姓太平,驱逐伐异谋逆者。”

朝廷现今就是曹操把持的,听朝廷的,也就是听曹操的。因此,对于朱铉的回答,曹操还算满意。

“老弟此番回去,必是震慑江南。但也要小心江东猛虎吖!”

曹操口中‘江东猛虎’,自然指的孙策。

朱铉心里也明白,此番回去,必然一番龙争虎斗。

曹操此语,既有挑拨之意;也是提醒他,别想着太早自立,他曹某人还是有用处的。

朱铉清楚,曹操把持着朝廷,以献帝名义号令天下。所谓‘是官是匪’,一念之间。

若是曹操以朝廷名义,敕封任何一方,便会使时局发生微妙变化,所谓‘名正言顺’。朝廷认可的,便是正源,反之,则为谋逆,人人得而诛之。

“那还需多多仰仗曹公,莫忘兄弟情谊。虽远在南方,我仍感激涕零。”朱铉拜道。

曹操微笑着,虚着扶了扶朱铉,颇有深意的言道:“你可放心,有我在,必然帮你。”而后话锋一转,笑道:“你的岳父王朗,乃本朝大儒,宇内闻名。今帝驾临许都,正需这些老臣辅佐,可召来许都。”

说得轻描淡写,朱铉却浑身一个激灵,不由得抬头向曹操看去。

“曹公,这····”

朱铉一时语塞了。

曹操这分明是要挟持朱铉,拿王朗做人质。(未完待续)